成人高考中国古代史专题--文化(3)

来源:
江西成考网
发布日期
2006年07月19日

摘要:  一、文字书法:   1.甲骨文:商朝(比较成熟的文字)“六书”构字规律   2.金文:西周(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)“钟鼎文”   3.东汉末年:书法成为一种艺术(蔡邕)   4.曹魏:钟繇把隶书转化为楷书;东晋王羲之“书圣”与王献之全称“二王”   5.由隋入唐的欧阳询等初唐三大家;盛唐的颜真卿“颜体”;中晚唐柳公权“柳体”;草书大家有“草圣”张旭和怀素等   二、科学技术   1.数学:   ⑴汉代:数学著作《九章算术》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,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  ⑵魏

班固,第一部断代史(西汉一朝)

  ⑷《资治通鉴》北宋司马光,第一部编年体通史(战国到五代)

  ⑸明成祖时解缙主持编纂的类书《永乐大典》;清代官修类书《古今图书集成》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类书;清乾隆时,由纪昀主持编纂的《四库全书》是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

  2.哲学

  ⑴《周易》是我国最古的一部占卜用书(朴素辩证法思想)

  ⑵东汉时期:王充唯物思想《论衡》

  ⑶南朝齐梁范缜《神灭论》的反佛思想是我国古代朴素唯物思想的重大发展

  ⑷宋代的哲学思想主要是理学

  3.宗教

  ⑴佛教:

  ①西汉时佛教经中亚传入中国内地;

  ②东汉明帝派使臣到西域求佛法(白马寺)

  ③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(原因及表现);范缜《神灭论》反佛;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从加强统治出发,曾先后两次灭佛

  ⑵道教:

  ①东汉时期开始

  ②东晋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,使道教变成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宗教

  ③南朝萧梁时,陶弘景吸收佛教教义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

  五、思想

  1.春秋时期:孔子和老子

  2.战国时期:诸子百家

  3.西汉时期:董仲舒对儒学加以发挥,使其处于统治地位

  4.明清两代,封建统治者的官方哲学—理学和心学相继占统治地位

  5.明清早期民主启蒙思潮出现

  ⑴明后期李贽,是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,带有民主性的色彩

  ⑵明清之际进步黄宗羲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,君主专制是“天下之大害”:“工商皆本”

  ⑶明末清初的顾炎武“经世致用”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”

  ⑷明清之际的王夫之是杰出的唯物思想家

  六、文学

  1.《诗经》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(西周至春秋时诗歌)春秋时期

  2.战国时期:屈原(“楚辞”《离骚》);诸子散文

  3.两汉时期:“赋”和“乐府诗”

  4.魏晋南北朝时期:“建安文学”;东晋诗人陶渊明;乐府诗即民歌盛行

  5.唐代文学表现在诗歌领域:陈子昂、孟浩然、高适、岑参、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、杜牧、李商隐

  6.五代、辽、宋、夏、多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“词”(李煜、苏轼、柳永、李清照、辛弃疾);南宋诗人陆游;话本是宋代新兴的世俗文学,对后世的小说和戏剧有影响

  7.元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“元曲”(元杂剧和散曲的合称)关汉卿《窦娥冤》

  8.明清时期古典小说发展:《三国演义》《水浒传》《西游记》《红楼梦》等